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墨竹工卡县“小菜籽油”运营合作开发项目
(二)建设地点:墨竹工卡县
(三)项目主管单位:墨竹工卡县人民政府
(四)项目承办单位:墨竹工卡县商务(招商)局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榨油厂
(六)资金来源:社会资本
二、项目简介
墨竹工卡县小菜籽油,原材料全部是产自墨竹工卡县平均海拔4200米高原的小油菜,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经在“百沟之母”——甲玛沟开始种植,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独特的高原生长环境孕育了小菜籽油得天独厚的品质,在2018年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研究表明,小菜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0%-80%。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而降低血液黏稠度。
项目发展环境及优势
一、区位概况
墨竹小油菜榨油厂位于墨竹工卡县西藏中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地处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属拉萨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境内草原广布,河谷环绕,耕地密布,引水灌溉方便,是农业生产的良好地带。墨竹工卡县平均海拔4000米,菜籽原料产地介于东经91°31'27" – 93°00'30”,北纬29°20'00" - 30°20'01”之间,种植区域包括墨竹工卡县全域,行政区划为:工卡镇、扎雪乡、扎西岗乡、甲玛乡、日多乡、唐加乡、尼玛江热乡、门巴乡共8个乡镇。
二、产品特色
(一)品质特色
墨竹小菜籽油生产在高海拔地区,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皮薄完整,油性充足,呈现出耐干旱、抗寒、耐瘠、含油量高等特点。经过加工后的菜籽油,是纯天然的健康食用油,历史上为上贡佳品。
墨竹工卡县小菜籽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曾多次邀请专家对墨竹工卡县的油菜种植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致力于把墨竹工卡县建设成为拉萨城郊“墨竹工卡小菜籽油”特色种植区。
(二)人文历史
墨竹工卡县龙珠岗村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油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自1999年“墨竹工卡小油菜良种繁育及种子产业化项目”实施以来,墨竹工卡小菜籽油的产量及质量均得到稳步提升。2020年,全县种植小油菜2.96万亩,实现总产近500万斤,销售额661.4万元。2021年,种植小油菜3万亩,该县净土公司与种植户签订了1.7万亩小油菜收购协议,带动本地4000余名种植户增收。
三、投资优势
(一)区位优势
墨竹工卡县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地方”,距拉萨市区仅66公里,是拉北环线副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凸显。349国道已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已形成连接墨竹工卡县、那曲市嘉黎县措多乡、那曲市嘉黎县荣多乡的便利交通格局。
(二)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从事《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产业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含本数)以上的,执行西部大开发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2、土地政策
对企业产业用地,可根据产业政策和项目类别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地;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在缴纳全部出让金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可以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新产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供应。
3、产业扶持政策
企业进行农(畜)产品加工业关键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设计的,从科技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予以支持。对兴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4、金融政策
符合条件的农牧业龙头企业,申请贷款享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金融策确定的西藏优惠利率政策。企业在我区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策,对上市、挂牌、发债企业进行奖补。民营、中小微企业或“三农”、大学生创业等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的政府性担保费率不超过1%,奖补符合条件的各类融资担保机构。
项目基本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目前,墨竹工卡县在上级的支持下投资约1900万元,建成一座榨油厂,位于县城东,建设有加工厂房1606.64平方米,原料仓库595.36平方米,成品仓库699.16平方米,餐厅住宿楼503.36平方米,办公楼346.04平方米,设备房282.24平方米等附属配套设施。该厂每天可加工油菜籽15吨,年产菜籽油900吨。目前,该厂还处于前期运营阶段,在生产工艺、品牌建立、渠道建设、营销推广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欢迎社会各界投资榨油厂的运营开发,帮助墨竹工卡县净土产品做大做强,走向国内外市场。
二、带动就业及增收情况
实现就业1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人、大学生3名、其他劳力4人,每人平均工资3800元/月。榨油厂的运营,墨竹小油菜逐渐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三、榨油厂产业帮扶政策
墨竹工卡榨油厂公司根据扶贫产业项目运营机制,对全县48户196名建档立卡户分红,共计资金44.1万元。
四、生产销售情况
榨油厂联系各乡镇,从群众手中购买原料年均约350万斤,采购金额达1295万元,平均每斤菜籽收购价为3.7元/斤。
目前已加工生产1500吨菜籽,可出毛油450.1吨,精炼加工成品油440.4吨,油饼已销售170吨,销售金额达37.4万元。区内各类市场已销售成品油204.6吨,销售金额达736.5万元,库存剩成品油2354吨,2020年11月份南京墨竹周期间,认购金额达460万元,共产生70吨成品油订单,目前榨油厂库存成品油45吨,原料墨竹小菜籽35吨,能保证正常市场需求。
公司成本主要包括:1.原材料收购约为1295万元(按37元/斤计算);2.包装、标签、纸箱等约为45万元;3.人工、机械维修、水电费及其他费用约为200万。合计成本1540万元。
2021年墨竹榨油厂新增南京礼盒装订单3万礼盒,同时墨竹榨油厂新增灌装设备资金达43万余元,主要新增500毫升高档品质的灌装机一体化,提升瓶装感光度、提升外包装设计图案等,目前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到位测试结束并成功灌装500毫升天边好礼上等贡佳品(礼盒装)。
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一直坚持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科技培训工作,但由于教育手段、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限制,一直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单项技术普及上,农牧业的文化科技意识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牧业分布地域广,农牧民居住分散,交流不便,尤其是没有固定的种畜养禽等交易和技术信息交流场所,使得各种使用,高效高新技术成果久久不能生产引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从外部市场看,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人文景观,农牧业生产历史,国内外对西藏一直保持着浓厚的神秘感,愈来愈多的人期望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西藏和西藏农业的有关情况,而网络交流就成为最佳选择。
项目建成后,将在建设地内定期举办高效、规模、科学化养殖及系统化管理等农牧科技培训班对当地老百姓进行技术培训,并通过展示图片和音像资料对养殖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二、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我国是全球菜籽油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国,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13亿亩,油菜籽产量达到了1493.07万吨,油菜籽产量不断攀升,而我国菜籽油压榨能力不断提升,带动了菜籽油产量的不断增加。油菜作为国内第二大食用油来源,可利用南方广泛的冬闲田种植,不与水稻等主要粮食争地,还可滋养地力在扩大种植规模上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如能持续提高单产和含油量,我国菜籽油产量可实现倍增,对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将大有裨益。
菜籽油的供应端来源十分广泛,既有当季的国产菜籽油又有国家的储备菜油,与此同时还有进口的菜籽油和进口的菜籽。所以供应端原料充足,不存在供应短缺的问题,因此菜籽油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其中,高原小菜籽油的脂肪酸结构是人体消化吸收最好的,人体对小菜籽油的吸收率可达到99%。高原小菜籽油远离工业污染,常年温差大,日照充足,高山雪水灌溉,富含矿物质土壤,让植物生长发育更加完善,有机物积累更加充分。因此产品品质值得信赖,是消费者在消费升级之后的最佳选择。
三、项目前景效益
1、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壮大了墨竹工卡县油产业,利于菜籽油生产由传统模式向高技术、高效益的现代模式转变,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周边的带动能力增强。扩大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项目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设规模大,市场拉动效应强。相比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本项目产业链长,是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生态循环建设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项目实施后将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农户种植,扩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项目还将拉动、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兴旺,解决上千人就业。
2、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设将投资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建设将有力改善环境,项目建设有助于保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草地的自认恢复,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技术措施,对不断提高生产性能,提高品质,保持生态平衡,实现维持高产、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经济效益
收最好净土健康产业与种植户签订了1万亩油菜收购协议,按照亩产290斤测算,能收购2021年,墨竹工卡县油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比去年增加了4531.37亩,同时油远离 870万斤菜籽,带动了本地4000余名种植户,每户增加4627余元。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