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一个评估农业系统韧性的框架

来源: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22

一个评估农业系统韧性的框架


      摘要:研究将农业系统的韧性定义为在面对日益复杂和不断积累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冲击和压力时,通过稳健性、适应性和可转换性的能力以确保提供系统功能。进而开发了一个框架评估农业系统的韧性,并以欧洲多样化的农业系统为例提出一种实施方法。该框架提供了一种启发式方法来分析系统性质、挑战(冲击、长期压力)、衡量系统功能性能的指标、韧性能力和增强韧性的属性。最后,研究提出了该框架在识别和评估增强和约束韧性的能力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引言


欧洲的农业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挑战,令人对其抵御冲击和压力的能力感到担忧。但区域背景特征往往会缓冲或加剧其影响。要解决这些韧性问题,需要把重点放在农业系统运行的区域背景上,因为农场、农民组织、服务供应商和供应链的行为体都植根于当地的环境和农业功能中。“农业系统”这一概念很好地描述了农场和行动者在特定的生态农业背景下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局部网络。

农业系统应对挑战的能力可以概念化为韧性。韧性理论强调变化、不确定性和系统的适应能力。因此,分析韧性的框架超越了评估可持续性的框架,因为后者通常不会关注所期望的可持续产出的挑战或变化的发生。当前,关于农场、人、企业、食物供应链和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框架已经应用到了农业系统的组成部分当中,这些框架为增强或约束韧性的能力和属性提供了有用的见解。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在农业系统层面评估韧性和其他属性。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框架来评估农业系统的韧性并以欧洲多样化的农业系统为例提出一种实施方法。本研究将农业系统的韧性定义为:在面对日益复杂和不断积累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冲击和压力时,通过稳健性、适应性和可转换性的能力,确保提供系统功能。该框架旨在评估对特定挑战的韧性(特定韧性)以及农业系统应对未知、不确定和意外的能力(一般韧性),并提供了一种启发式方法来分析系统性质、挑战(冲击、长期压力)、衡量系统功能性能的指标、韧性能力和增强韧性的属性。能力和属性是指农业实践、农场人口、治理和风险管理的适应性循环过程。该框架的新颖性在于分析的重点范围,即农业系统水平,考虑到了积累的挑战和各种农业过程,并考虑到农业系统提供的多种功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此外,三种韧性能力(稳健性、适应性、可转换性)之间的区别确保了该框架超越了将韧性限制为稳健性的狭隘定义。


二、农业的适应周期


      适应周期的概念起源于生态系统思维,代表了系统在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内部动态时可能经历的不同阶段(成长、保护、崩溃、重组)。农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生产目的,以及有意控制环境和避免环境引起的破坏。因此,当适应周期的概念应用于农业系统时,不是作为一种模型,而是作为一种启发式方法,引导人们注意系统变化。



三、评估农业系统韧性的框架


      基于适应性循环的概念,该框架超越了韧性专注维持当前系统均衡(守恒)的狭义定义。三种系统能力作为理解农业系统弹性的关键:稳健性、适应性和可转换性。本研究沿着“自上而下”的五个步骤开发了评估农业系统韧性的框架。




(一)韧性的主体——农业系统的特征

以荷兰的Veenkoloniën的农业系统为例,该系统的核心是生产主要产品的农场。因此,并非一个地区的所有农场都是同一农业系统的一部分。根据影响模式的不同,非农业行为者(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分为农业系统行为者和环境行为者。农场和其他农业系统行为体相互影响,而环境行为体要么影响农场,要么受到农场单方面的影响(图3)。由于农业系统在开放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运作,并与各种社会网络和经济过程相关联,因此其活动可产生多重影响,而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也是农业系统的特征。农场和农业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都不是同质的,他们的利益和身份之间可能存在紧张关系。因此,虽然框架的重点是农业系统,但也需要考虑系统的其他嵌套级别,包括农户和供应链参与者。


(二)韧性的对象——识别/确定主要挑战

经济、环境、社会和体制方面的挑战可能阻碍农业系统提供所需公共和私人产品的能力。本研究将挑战分为冲击和长期压力。冲击(shocks)对农业系统功能的影响是不可逆还是暂时的,这取决于该系统的韧性。长期的压力(long-time stresses)随着系统环境的逐渐变化而发展,如入侵植物的稳步扩散,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冲击和压力的累积很可能以非线性的方式增加农业系统的脆弱性,导致在越过临界阈值时出现引爆点。


(三)韧性的目的—确定农业系统所需的功能

农业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提供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包括食品和其他生物资源的生产,但也要确保参与农业的人的合理生计。公共产品包括保持自然资源的良好状态、动物福利和确保农村地区成为有吸引力的居住和旅游场所。农业系统是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或权衡。当发生跨功能的权衡时,利益相关者可能有不同的优先级,例如产量最大化将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分配。这些功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四)韧性能力是什么—评估韧性能力

本研究区分了三种韧性能力(图4):(1)稳健性是农业系统承受压力和(非)预期冲击的能力;(2)适应性是指为了应对冲击和压力而改变投入、生产、营销和风险管理的组成,但不改变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反馈机制的能力;(3)可转换性显著改变农业系统内部结构和反馈机制的能力,以应对严重的冲击或持久的压力。这种转变也可能导致农业系统功能的改变。转变可以发生在临界点和崩溃之后,但也可能是由一系列小的增量变化造成的。



(五)什么增强韧性?—评估增强韧性的属性

韧性属性是指个人和集体能力以及增强(或约束)韧性能力的环境,更广泛地说,是指基于农业实践、农场人口统计、治理和风险管理的适应周期过程。本研究在韧性联盟提出的五个韧性一般原则的背景下评估这些属性。

(1)多样性,包括功能多样性和响应多样性,其中后者指的是对扰动的不同响应;

(2)模块化,即系统内部划分为独立但相互连接的模块,这些模块功能可能不同;

(3)开放性,指的是系统之间的连通性;

(4)反馈的紧密性,即系统的一部分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变化的响应;

(5)系统储备,即系统在应对压力和冲击时能够获得的资源存量(即自然、经济、社会资本)。系统储备提供冗余,并作为缓冲,通常能够增强抵御力。


四、实施框架的方法


      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方法步骤,以指导案例调查并实现跨案例的比较分析。步骤1选择多种农业系统作为案例,以考虑与韧性相关的五个维度的多样性,包括挑战类型和受影响的公共产品。步骤2至5分析挑战、功能、韧性能力和韧性属性。总体而言,该方法采用混合方法:定量方法,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建模,用于确定潜在模式、因果解释和可能的促成因素;而定性方法,如访谈、参与式方法和利益相关者研讨会,可以获取经验和背景知识,并提供更细致入微的见解。步骤5旨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学习。更具体地说,沿着框架的分析探索了1-2代的时间跨度内农业系统的多个嵌套层次(例如农场、农户、供应链、农业系统),从而能够对韧性属性之间潜在的时间和规模权衡进行反思。荷兰Veenkoloniën的耕地的农业系统说明了该框架的丰富内涵。分析表明,该农业系统的转型能力相对较低,农民对转型感到苦恼,而其他成员则经历了许多转型的例子。


五、讨论


      该框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农业系统区域不一定与行政区域一致,因此往往难以在系统层面收集相关的指标和数据;系统层面的政策建议必须考虑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多个层面的治理安排,因此影响远超出所考虑的农业系统的行为者;评估农业系统的韧性需要包括所有的挑战,但往往在实际调查中仅能关注一项挑战(如气候变化)的韧性,这仅能提供部分情况;调查时受访者可能不一定使用稳健性、适应性和可转换性等术语。该框架在SURE-Farm项目中的早期应用表明,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开发评估可转换性的方法和工具,同时有合适的工具来评估稳健性和适应性。这可能反映了一种以现状为导向的韧性的结构性偏误,因为当前政策似乎增强了稳健性,而不是适应性或可转换性。

【声明】:极贸易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抗灾能力 农业系统 扶持环境 冲击 私人和公共产品
栏 目

促进商业交流,为诚信商业社会助力,用数据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让供应链上下游更畅通。
生意的本质: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或有缘之人,赢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秉着做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才是生意。生是生生不息,意乃心上之意。

公众号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业务范围

条款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406054635@qq.com
微信号:406054635
⚠️ 有任何疑问可关注极贸易小程序与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友情链接: 山西商人网 | LifeAdd生活方式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