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钩艺是山西省寿阳县的一项传统手工钩织技艺,是编织的演变,主要是透过一只钩针,把一条线勾连成一片织物,再把织物组合起来,制作成各种衣着饰品或玩具。于2024年5月22日被列入寿阳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下是关于寿阳钩艺的详细介绍:
1. 技艺特点与历史渊源
- 起源:据《易经·系辞》记载,钩织技艺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最初用于制作网兜等实用工具。
- 工艺特点:以钩针为工具,通过勾连线材形成织物,具有“露、弹、密、柔、活”的风格,能制作镂空、弹性强、造型多样的作品。
- 分类:属于编织技艺中的“织”类,与“编”“结”并列,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
2. 文化与社会价值
- 实用与艺术结合:作品兼具实用性(如衣物、饰品)和观赏性,反映了历史进步与审美变迁。
- 科学价值:钩织过程能锻炼手脑协调、缓解压力,具有益智健身的作用。
- 传承意义: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智慧的传递,促进社会文化交流。
3. 现代发展与挑战
- 传承人任丽娟:作为县级非遗传承人,她通过工作室《织梦屋》推广钩艺,开展培训并创新设计,融合现代时尚元素。
- 传承困境:面临年轻人兴趣不足、工业化竞争等问题。
- 商业化尝试:通过培训班(如2024年文化馆举办的课程)和线上线下销售,探索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模式。
4. 近期动态
- 培训活动:2024年11月,寿阳县文化馆开设钩织技艺培训班,吸引学员学习并推动就业。
- 未来方向:计划进一步结合时尚潮流,开发兼具传统与创新的产品。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