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有一种忙叫做瞎忙。看似每一天做了很多事,但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好。
每天东奔西跑,就看不到工作成绩,每天忙到晚,工作几年就看不到任何提升和进步。
忙,只是代表你的一种工作状态,它并不代表你有产出。为什么有人忙忙碌碌,却工作效率非常低?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越忙的员工表明越能干,越受上司的赏识。 我们有很多人在“忙”着,也是在“盲”着,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什么?为什么忙?盲目地忙碌着,最终总是难见成效。 其实,忙忙碌碌之中,包含着太多的重复劳动、无效劳动,这样的“忙”就是“瞎忙”。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忙碌已成为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很多“忙”,并不是那种“忙得对”“忙得值”的“忙”。 忙碌很容易,但忙得有业绩、有效率、有成效却很难。 忙,是好事,并没有错,但如果没有忙到点子上,再忙也只能是“瞎忙”,碌碌无为地“白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个急性子,不管你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是一副忙碌不堪的样子。他在与别人交往谈话的时候,也会不时地拿出手机看时间,让别人感觉到他的时间很宝贵,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他开拓了很多业务,但是业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种人忙得很被动,忙得没有效率,总是被各种事务追着、赶着,几乎成了工作的奴隶。
另一种人恰恰相反。这种人做事情很有条理,给人的感觉是工作很轻松,不是整天忙忙碌碌的那种人。 他与别人交流沟通时总是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让人觉得他彬彬有礼。 尽管他的工作业绩很突出,客户多,业务量也做得很大,但别人从表面上从来看不出他有多忙。这种人忙得很主动,忙得有条不紊,忙得有效率,这种人是工作的主人。
小张和小李同在一家公司的技术部门工作,两人的学历和技术水平都差不多。有一次,老板分别给了他们难度相当的两个项目,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拿出方案来。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方案来,小李铆足了劲,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公司,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小张跟往常一样,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没有一点忙碌的迹象。还不到一个月,小张的方案就拿出来了,而且顺利通过。可小李呢,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他的方案还没有做出来。
对此小李很郁闷,为何自己跟小张之间存在这样的差距,因为自己的技术并不比小张差。在跟同事闲聊这事时,同事实话实说地指出了他跟小张两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小张做事时,有条不紊。首先,他把整个工作分成几块,每天要完成多少,都是有计划的;然后,每天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计划,在这个计划没完成之前,绝不分散精力考虑其他的事情。有这种高度集中的专注工作状态,自然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而小李呢,看上去每天都在忙个不停,但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例如,他正在做着设计方案,做的同时,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情,便放下手中的活,忙活另一件事情去了,等到忙完了,再来着手原来的工作时,思路也打乱了,精神也分散了。本来做项目就需要一心一意,等重新找到感觉,不知又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即便你加班加点,对于完成任务也没有用。
正因为小张注重了效率,保证自己的每一步工作都不是穷忙、瞎忙,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小李由于没有计划,没有规划,没有条理,看起来他比谁都忙,而事实上,他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些光知道穷忙、瞎忙的人,越来越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现在社会正越来越认可一个全新的理念: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
当今时代,多的是“忙人”。这些“忙人”每天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一个月下来,却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 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工作的漂亮外衣。 其实,这种忙,是以虚假的“忙”来掩饰自己的低效率,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作为一个执行者,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自己的“忙碌”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了多少效益?
某财务总监,在同事的印象中,简直就是个工作狂,经常看到她在加班加点。她自己在例会上也说过,曾连续加班三天三夜。这种工作劲头,大家都以为她工作非常扎实,效果也应该很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她任总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居然有半年的账未做。
是呀,一个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的人,白天上班还能有多少效率可言呢?
其实,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 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者。
有很多人可能就像这个财务部总监一样累得要死,但执行效率却不高。不要认为工作时间越长越能显示自己的勤奋,更不要认为整天瞎忙就是敬业,其实这是在阻碍效率的提高。只有告别“瞎忙”,才能让执行的效率提高。
忙,很有讲究。 不管我们有多忙,都要避免“只见忙碌,不见效果”的现象,要学会忙,善于忙,力戒盲目地忙。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忙碌并不等于高效率,不能以是否忙碌来作为衡量工作效率的尺度。 只有体现在工作成效上的忙,忙在点子上的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忙。
实践证明,工作的成效来自忙碌的成效,并不是取决于忙碌的程度。 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正确的方法去忙该忙的事。 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获得最大的收益。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