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智能体(Agent)火得一塌糊涂,很多企业都想在这个项目上分一杯羹。但我们发现,很多人对智能体的理解其实还停留在浅层次,甚至还夸大了它的价值。
但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
为什么需要智能体?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智能体?
要知道,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用到智能体,简单任务直接用大模型输入输出就能完美解决。
但如果遇到的任务是复杂的,比如让大模型帮忙做方案,做方案需要先定主题、大纲,还要有方法论、排版、配图等等。这就导致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变得很复杂。在进行这种复杂任务时,你会发现,给大模型提出的提示越复杂,它做出来的效果反而越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步骤的逻辑关系错综复杂,还要反复试错、调整,甚至可能重头做起。
所以,对于复杂任务的处理,更好的方式是拆解,利用智能体来解决,让每个智能体负责其中一两个任务,最大实现利用有限的信息精准处理任务的情况。
常见的四种类型智能体
智能体的落地场景还有哪些?
在百度世界大会2024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将智能体分成了四类,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将这四类智能体再次进行了拆解。
01 公司类智能体
公司类智能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虚拟助手,旨在帮助企业在线上环境中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它能够承担公司官方的多个角色,为用户提供7x24小时的在线支持。例如:
智能客服:用户可以通过聊天窗口向智能体咨询产品信息、售后服务等问题,智能体能够实时回答,提供详细的解答和解决方案。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和行为数据,智能体可以为用户推荐最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一家电商公司可以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推荐相关的产品或促销活动。
虚拟展厅:对于一些有线下门店的公司,智能体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为用户提供线上虚拟展厅的体验,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参观公司的展厅或展示产品。
02 角色类智能体
角色类智能体通常以数字人的形式呈现,具有自己的人设、知识库和形象。当智能体机制与多模态技术有效结合时,数字人可以有形象、动作,并且动作可以与语言匹配。这种智能体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以更生动、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与用户互动。例如:
虚拟客服:在银行或电信行业,数字人可以作为虚拟客服,通过视频通话或在线聊天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解答问题。
虚拟主播:在媒体行业,数字人可以作为虚拟主播,进行新闻播报、节目主持等。例如,一些新闻网站已经开始使用虚拟主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播报。
教育辅导:在教育领域,数字人可以作为虚拟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教学。例如,通过语音和动作的结合,数字人可以更生动地讲解复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03 工具类智能体
工具类智能体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赛道,它们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完成特定任务,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比如:
AI写作助手:如ChatGPT等,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主题和要求,生成高质量的文章、报告、文案等。这些工具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文案撰写等领域。
设计助手:如即梦AI的设计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初步的设计方案,提供设计灵感。用户只需输入设计需求,工具就能生成多种设计供用户选择,同样还可以利用AI为我们生成想要的视频画面。
代码生成器:如GitHub Copilot,可以根据用户的代码注释和上下文,自动生成代码片段,帮助开发者快速完成编程任务,提高开发效率。
04 行业类智能体
行业类智能体是指那些专为特定行业设计的智能软件系统或程序,它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人类在特定行业中的智能行为。这些智能体在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等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例如,在零售行业借助智能体实现智能仓储管理与精准营销,优化库存周转率,精准触达消费者;政务领域可以用于提高服务效率,例如文档处理、会议安排、信息检索等方面,帮助企业员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智能体协作三步法
拆解、分工、严控
设计智能体时,要考虑流程设计、记忆结构和权限控制等。关键是要把复杂任务拆解,让每个智能体做擅长的事,且不超过它的能力上限。
智能体的核心能力在于像团队一样分工协作。通过三步实现复杂任务的高效处理:
1、拆解任务:把大工程拆成小环节(比如写报告拆分为:定主题→查资料→做分析→出图表)
2、分工执行:每个环节交给专业智能体(就像让设计师画图、程序员写代码)
3、严控质量:设置“智能监工”检查每个环节成果,不合格立刻打回修改
关键原则:
每个智能体只做最擅长的事(别让翻译AI去算账)
单环节任务不超过3个步骤(避免AI“大脑过载”)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智能体更灵活地设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体正加速融入各领域,助力行业高效发展。虽有挑战,但潜力无限。无论是医药人还是其他从业者,都应积极拥抱智能体,携手共进。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