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在朋友圈卖东西是更简单还是更困难了?
早上和线上好友打了30分钟的语音,突然让我对朋友圈的发圈方式有了新的想法……
朋友很困惑:以前各种促销单,涨价通知,礼品赠送客户都不买账。
那天偶然间发了一个“汽车行业外行人不知道的3个秘密”,微信的互动量明显提升,还来了很多精准客户。
这把人整不会了,怎么反着发,反而事儿成了呢?
其实,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
顺着人性发圈被屏蔽,逆着人性发圈才赚钱。
01 为何反人性的圈爆单了?
发促销信息像在朋友圈裸奔,客户明明需要产品,却假装看不见你的广告 。
朋友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儿子:你想让他干啥他就不给你干,有时候我说你别弄了,他反而干的更起劲了,哈哈,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个道理。
卖给我妈保险的刘阿姨就是一个很懂人性的人
她从来不给我妈发XX保险又上线了,仅限销售多少单,有多少人下单了。
她成天发啥?
保险行业不为人知的5个秘密
这些条款保险公司根本不会告诉你
同样都是追单,别人是追客户,她是客户追 。
底层逻辑:
斯坦福大学实验证明,当信息违反预期时,大脑会产生高出76%的记忆留存。反人性内容实质是制造认知摩擦,让人忍不住停留思考。
激活逆反心理触发器:
1. 悬念前置:把卖点改写成禁忌(例:“千万别买这种羽绒服”)
2. 否定受众:“这3类人别来找我买课”反而引发好奇
3. 自曝短板:明说产品局限反而增强信任度
人们屏蔽广告,却会主动破解谜题
02 朋友圈如何反着发?
方法论拆解:
1. 痛苦共鸣法:
普通文案:“新款眼影盘上市”
反人性文案:建议黄黑皮永远别用这种颜色+素颜实测对比
2. 反向种草法:
把产品缺点变钩子:“这双鞋磨脚到哭,但我还是买了3双”
用差评引流:“收到28个差评后,我们决定涨价30%”
3. 冲突造势法:
制造对立话题:“为什么越便宜的护肤品越要慎买?”
挑衅式互动:“敢晒出你手机里最丑的自拍吗?”
底层逻辑:
神经科学显示,当人遇到认知冲突时,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混合激素,这种“纠结的快感”会让用户上瘾般反复查看你的朋友圈。
所以,当美妆博主停更“完美妆容教程“开始发《素颜上班第15天记录》,反而促成138支口红团购。
朋友圈不是橱窗,是精心设计的认知战场
03 反人性的圈=验钞机
健身教练不发八块腹肌照,改发《减肥失败日记》,私教课预约排到3个月后。
底层逻辑:
哈佛商学院研究显示,违反行业常规的内容能获得双重红利:
短期红利:打破信息疲劳,抢夺注意力
长期红利:建立“敢说真话”的人设护城河
1. 信任溢价:自曝行业黑幕成交价比普通号高42%
2. 筛选成本:用“劝退文案”过滤掉80%非精准客户
3. 社交货币:反常识内容被转发达普通内容的5.7倍
当所有人踮脚摘苹果时,蹲下挖金矿的人早就盆满钵满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