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院士谈育种“5.0时代” :智造智能品种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张植宏 发布时间:2025-03-30

       “智能品种智造是未来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指出,育种“5.0时代”是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时代,即培育出的品种要智能、培育品种的技术手段也要智能。

       李家洋表示,智能品种以自主应对环境变化为核心特征,需依靠“种质资源+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I)”,培育出能实现最优化的动态调整株型,能有效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实现增产增质、减投减损的作物品种。

       日前,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李家洋作题为《育种5.0: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的主旨报告,对“智能品种智造”的理念与实践作分析解读。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

什么是智能品种?

       育种科技进步持续推动粮食单产提升,而育种科技本身的进步,则仰赖于基础科学的突破。

       回顾过往,作物育种学在过去的100年里,先后历经驯化育种、遗传育种(杂交、诱变)、分子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转基因)、精准育种(基因编辑、分子设计)等阶段,平均每20年就会得到一次跨越式螺旋式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如今育种“4.0时代”已成为现实。在水稻育种上,分子设计育种引领了品种升级换代,通过分子设计育成的“中科发”系列水稻品种已成为东北优质稻主产区的主导品种。

       科学发展不断向前。李家洋指出,下一阶段的品种培育重点需解决几大核心问题,一是既高产又稳产,二是应对极端气候变化,三是根据发育阶段动态优化理想株型,四是能量利用高效(增加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利用效率) ,五是资源环境友好(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六是即营养又健康(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的健康) 。

       “智能品种以自主应对环境变化为核心特征。”李家洋介绍,智能品种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启动与之相应的分子调控通路,实现作物能量转化利用的动态调控,在生长与抗性之间的协同优化。

       能够在不同发育阶段最优化的动态调整株型,提升光能、肥料、水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抵抗生物胁迫以及非生物胁迫,最终实现增加粮食产量,提高食物食味与营养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使用,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智能品种如何智造?

       那么,智能品种的关键农艺性状有哪些?

       李家洋介绍,智能品种需要实现“两增两减”。在增产上,拥有智慧株型、高光效、特早熟、源库平衡等产量性状。在增质上,拥有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储藏品质、重金属低积累等品质性状。在减投上,拥有养分利用、节水、再生、抗除草剂等绿色性状。在减损上,拥有抗旱、抗高低温、抗病虫、抗倒伏等抗逆性状。

       “育种5.0时代是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时代,即培育出的品种要智能,而培育品种的技术手段也要智能。”李家洋指出,在技术路径层面,智能品种智造需实现“种质资源+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I)”的结合。

       目前,AI赋能作物育种研究用于表型的精准预测,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技术的育种平台正在成为现实。水稻、玉米的“智慧株型”研究也登上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此外还有不少成功案例,由国内科研工作者改良培育的番茄、水稻品种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了顺境增产逆境稳产。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时,野生种质资源如多倍体野生稻,展现出远超栽培稻的耐逆能力,李家洋院士团队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从头驯化开辟全新育种方向”引发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是相互促进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蛋白质结构预测、大语言模型、AI科学家等AI技术的兴起,势必将极大程度地促进育种科技进步。

       “智能品种智造,一定能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内实现。”李家洋认为。

【声明】:极贸易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育种 李家洋 智能品种智造
关联内容
栏 目

促进商业交流,为诚信商业社会助力,用数据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让供应链上下游更畅通。
生意的本质: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或有缘之人,赢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秉着做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才是生意。生是生生不息,意乃心上之意。

公众号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业务范围

条款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406054635@qq.com
微信号:406054635
⚠️ 有任何疑问可关注极贸易小程序与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友情链接: 山西商人网 | LifeAdd生活方式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