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厂家一旦做直营,就是经销商价格体系崩盘的开始?

来源:黄润霖的经销圈 发布时间:2025-05-28

      所谓直营,就是指品牌商绕过经销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交易。比如企业自己在网上开店、企业在线下投资经营实体店、项目销售中踢掉经销商直接面对甲方等,都属于直营的范畴。

      为什么说品牌商一旦做直营,经销商的价格体系,就算到头了呢?

      因为守不住,根本守不住!不是经销商守不住,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品牌商会主动开闸放水,一泻千里。

0.jpg

      如果问为什么,我先问各位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件同样的商品,张三的利润有70块,李四的利润只有25元。当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张三和李四,谁更有通过降价的方式,来维持市场销量的原始冲动?

      这种问题,不用凭良心,只要凭直觉就知道答案:肯定是利润更高的张三,因为亏得起。

      但是凭直觉研究问题,不是我们这个公众号的风格,凭数据才是!

      怎么用数据来展现这个过程呢?

      假设张三是厂家,李四是张三的经销商。一款零售价100元的台灯,是张三供给李四产品的主力爆款。但是最近两个月竞争对手推出了一款新品低价台灯,对公司这款台灯的销售冲击很大,公司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必须做出反应。

      我们这里所谓的反应,当然主要是指降价促销。比如,厂家和经销商都认为,这款产品零售价如果下降10%,销量可能上升20%。

      经销商和厂家,会选择多大的降价幅度?

      降价幅度的选择,不是拍脑袋的过程,而是取决于利润空间。

第一种情况:经销商单独降价。

      这款产品生产成本实际只有25元,卖给经销商70元,厂家毛利45元。经销商进货价70元,零售价100元,零售利润30元。

      降价10%以后,经销商的销量要上升10/(30-10)=50%,才能维持原来的利润水平,也就是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降价后由销量提升带来了利润总额不变。厂家和经销商都认为,根据目前市场的状况,零售价下降10%,销量最多可能上升20%。而根据经销商的利润水平,降价10%,销量必须提高50%才能维持盈亏平衡。

      所以,单纯地让经销商降价,经销商当然不愿意。

第二种情况:厂家特价补贴经销商降价。

      厂家为了鼓励经销商降价10元的促销,也可以给予经销商每台5元的特价支持,也就是经销商的进货价从70元变成了65元。

      厂家批准经销商的特价以后,要维持盈亏平衡,就需要经销商从厂家的进货量增加5/(45-5)=12.5%。经销商获得特价以后,自己也拿出5元配合降价,经销商的出货量只要增加5/(90-65)=20%以上,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在厂家的降价补贴下,厂家只要要求经销商进货量增加12.5%,就可以予以特价支持。经销商自己拿出5元的资源,销量增加20%,也能盈亏平衡。由于厂家和经销商都认为,只要零售价下降10%,市场销量就能提升20%,这个预期均超出厂家和商家的盈亏平衡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双方都有降价的冲动。

      这叫厂家降价推动经销商降价。

第三种情况:厂家直营单独降价。

      如果是厂家直营呢?情况又不一样了。

      厂家的生产成本是25元,零售价100元,中间利润为75元。厂家直营直接降价10元,销量只要提升10/(75-10)=15.38%,就能实现盈亏平衡。而大家对市场预估是只要降价10元,销量大概率会上升20%。

      所以,在直营的情况下,厂家会毫不犹豫地降价促销,抢回市场。

      你看,在相同市场预期的前提下,厂家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和份额,绝对比经销商更有砸价的原始冲动。即使是经销模式下,厂家也会通过特价方式,变相砸价,推动经销商维持市场规模以及持续增长。

      所以,厂家千万不要把价格太乱的锅,甩在经销商身上。每一次砸价乱象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着厂家的影子;价格里被砸掉的每一分钱,都有着厂家或明或暗的助力。

      那些一开始就以直营为主的企业,基本很快就会遇到价格瓶颈。因为他们会为了销量增长,本能地将价格一次次打低,等到他们想到要引进经销商垫资做缓冲的时候,又会发现成熟品类已经没有什么利润空间,留给经销商操作了。

      至于那些从经销转直营的企业,尤其是成熟品牌在网上开旗舰店的企业,扪心自问:每年的双十一、618,是经销商平时砸价时的手更狠,还是品牌商大促时自己砍自己的手更黑?

      当然,企业经销商体系的价格崩溃,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玩完!一般来说,企业还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挽救自己的价格体系:

      一、通过引入新品类、进入新行业,重构企业的利润组成。通过持续“透析”的方式,让经销商体系里的老产品不断淘汰,直至利润被榨干、吸尽。这种情况下,只要新品类和新事业部成长得够好,企业也能一浪胜一浪,浪在浪尖上。

      二、直营渠道和经销渠道的产品完全区隔。这种方法有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企业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区隔的方法也多是采用换个包装、换个型号和名称来区隔,产品没有本质化的差异,所以,这种方式的效果会越来越差。除非你是华为,能在家用和商用的路由器上,在诸如负载力、功能支持、稳定和可靠、安全性等指标上,都能做出显著的差别,各个渠道自然相安无事。否则,那些嘴上说着要渠道区隔、产品区隔的企业,其实背地里都打着从经销商碗里夹菜吃的算盘。

【声明】:极贸易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经销商 直营 品牌商 直营渠道 经销渠道
关联内容
栏 目

促进商业交流,为诚信商业社会助力,用数据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让供应链上下游更畅通。
生意的本质: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或有缘之人,赢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秉着做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才是生意。生是生生不息,意乃心上之意。

公众号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业务范围

条款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406054635@qq.com
微信号:406054635
⚠️ 有任何疑问可关注极贸易小程序与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友情链接: 山西商人网 | LifeAdd生活方式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