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一:流量成本
流量成本指的是每获得一个客户,为此付出去的基本价格。每一种零售商业模式底层的逻辑都是流量成本。走街串巷、开门迎客、电子商务都可以用这一基本逻辑来统一。
电子商务线上广告的价格最终一定会高到这个商品的成本价,加上广告的费用,几乎要等于零售价。线上的广告,将会成为流量成本的主体,最终趋于跟线下获得一个潜在客户的成本几乎一致。
逻辑二:定倍率之刀
定倍率是商品的零售价格除以成本价的倍数。定倍率是用来观察每个不同的行业的结构和效率的重要标准和基础逻辑。
科技的进步可以让消费者有机会用更便宜的价格获得原本需要更多成本的商品。刘润在课程中举了出版行业的例子:
出版行业,是由作者、出版社、印刷厂和新华书店组成的。最核心的知识由作者创造,可是作者只能拿到这本书价格的10%左右,也就是说,出版行业的定倍率大概是10倍,这非常合理,这是这个行业多年形成的分配规律。
1、华书店,基本都是原价售卖。
2、当当网,因为没有巨大的线下运营成本,新书上架至少八折起,甚至有七折或者六折的价格。
3、Kindle电子阅读器,连纸张都不需要印刷了,电子书比打折的纸质书更便宜。
4、起点中文网,一群人写连载,一群人付费读,连出版都不需要。
拥有效率优势的竞争者,可以用定倍率的武器砍向今天的科技之下、显得低效的环节,获得颠覆性的竞争优势。
逻辑三:价量之秤
价量之秤的逻辑非常好理解,俗话说就是价量之秤的两端一端是薄利多销,另外一端是最大化毛利。确定商品的价量之秤的天平时,要确定商品的特点,评价商品价格的降低,所在的市场是否可以提供更大的消费频次和客户容量;如果采取商品的高毛利模式,那要确认支撑这个价格的品牌溢价,是不是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
逻辑四:风险之眼
买卖风险是促进整个商业世界良性运转的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商业市场的各个行业其实经营的是风险。
白酒的总代经销商所做的生意,其本质就是告诉生产商,把你的库存风险卖给我,就算最后卖不出去,这个钱我照付给你,风险我来承担,但是作为交换,请你给我更大的差价空间,这种用库存搏差价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在买卖库存风险。保险公司经营的就是死亡的风险,把这种风险从每一个害怕得癌症的人那里买过来,并且靠做这个买卖赚钱。小贷公司经营的是就是把不还钱的风险从那些有钱人的身上买过来,并因此获得利润。
逻辑五:规则之缝·黄牛
在这里,黄牛不是一个贬义词,他描述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商业现象。一切商业规则的背后,都存在漏洞或者是缝隙的。黄牛或者说套利者的存在,客观上说能够促进商业生态的完善。
凡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凡有正向的商业价值就有反向的套利,理解了规则之缝的存在和套利者的生存逻辑,才能更完整的理解这个复杂的商业世界。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