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建立跨境进口食品负面清单

来源:跨境一哥 发布时间:2025-03-27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下称《意见》),将跨境进口食品纳入食品安全重点监管领域。


一、政策顶层设计:负面清单与召回制度双剑合璧


1. 建立动态调整的负面清单

商务部牵头会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制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将疫区食品、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食品、非法添加物质产品等纳入禁止清单,并根据国际风险动态更新。例如,2024年海关对日本输华食品实施史上最严监管,暂停多批次核污染风险产品进口,此类经验将直接转化为清单制定依据。

2. 压实召回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与商务部联合明确,跨境电商平台、进口商为召回第一责任人,需建立“进口-销售-召回”全流程追溯体系。监管部门将加大召回监管力度,对未及时响应的企业采取下架、罚款等强制措施。2024年杭州海关已对75批跨境电商不合格食品启动召回,涉及奶粉、保健品等品类,此次《意见》将进一步标准化召回流程。


全链条监管:从国门到餐桌的五道防线


针对跨境进口食品“来源广、链条长、风险高”的特点,监管部门构建了“准入-口岸-流通-召回-共治”五大环节的闭环管理体系:


(一)源头准入:境外生产企业“白名单”制度


注册制+动态审核:海关总署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管理,2024年前9个月新增注册企业7313家,同时注销/暂停1352家问题企业资质。例如,婴幼儿配方奶粉境外生产企业须经所在国主管当局推荐,且中文标签必须印制在最小包装上,禁止加贴。

准入评估:肉类、乳制品等8大类产品需通过海关总署准入评估,可在官网查询准入国家/地区名单。2024年新增10国10种食品准入,同时对52个国家的79种食品开展风险评估。


(二)口岸监管:“国门守护”专项行动


抽检与布控:2024年全国海关退运/销毁不合格进口食品3035批次,货值超2940万元,重点针对重金属、农残、微生物超标问题。杭州海关对跨境电商食品实施“健安2023”专项监测,573个样品中75批不合格,涉及标签不合规、成分不符等问题。

标签核查:进口预包装食品须符合GB 7718标准,标注原产国、成分表、进口商信息等,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标签不得加贴。


(三)流通监管:线上线下一体化管控


跨境电商平台责任:宁波等地成立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食品质量控制联盟,天猫国际、京东等10家平台签署自律公约,共享风险信息。海关按规定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企业、平台及服务商数据,实现“异常交易-风险预警-联合处置”联动。

线下渠道:要求商超、进口店提供海关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扫码溯源。2024年昆明海关开展“食品安全口岸行”活动,普及进口食品“看身份、看标签、看准入”三看原则。


(四)召回与应急: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跨部门协同:境外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或境内发现问题时,海关、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48小时内互通信息。例如,2024年雀巢奶粉克罗诺杆菌事件中,海关立即暂停涉事批次进口,市场监管部门同步下架在售产品。

特殊区域监管: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食品生产经营纳入属地监管,2025年杭州海关试点“区内生产-区外销售”全程追溯系统。


行业影响与应对:数据背后的转型压力


1. 进口规模与结构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1210模式)达20.3万吨,货值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22%,“未列明食品”(含保健品)、配方奶粉、饮料占比超60%。高速增长伴随监管趋严,2023年以来海关对跨境食品成分实施动态布控,不合格率较2021年上升37%。


2. 企业应对策略

      合规升级:进口商需建立境外供应商审核制度,例如某头部平台要求供应商提供ISO 22000认证、原产地风险评估报告,并对每批次产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

      技术赋能:部分企业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境外生产-跨境运输-国内销售”全链路数据上链。宁波联盟企业试点“云仓预检”模式,提前完成标签审核、成分检测,通关时效缩短40%。

      品类调整:受负面清单影响,企业开始规避高风险品类,如某电商平台2025年下架日本水产类目,加大欧洲有机奶粉、东南亚热带水果等合规品类布局。


      未来趋势:监管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2025年3月杭州海关工作会议释放信号,跨境进口食品监管将向“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升级:


技术应用

      推广AI审单、智能布控系统,2025年计划实现70%的跨境食品申报“秒级审核”。


国际合作

      与RCEP成员国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互认检验检测结果,降低合规成本。


消费引导

      发布《跨境进口食品消费指南》,明确标注“境内标准”与“原产国标准”差异,帮助消费者理性选择。


      此次监管升级并非“一刀切”,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洗牌机遇——唯有将合规嵌入供应链全流程,方能在“最严监管”时代突围,赢得消费者信任与市场份额。

【声明】:极贸易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食品安全 追溯 跨境进口食品 跨境电商
关联内容
栏 目

促进商业交流,为诚信商业社会助力,用数据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让供应链上下游更畅通。
生意的本质: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或有缘之人,赢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秉着做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才是生意。生是生生不息,意乃心上之意。

公众号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业务范围

条款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406054635@qq.com
微信号:406054635
⚠️ 有任何疑问可关注极贸易小程序与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友情链接: 山西商人网 | LifeAdd生活方式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