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明确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大城市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八大行动推动消费升级,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步,更标志着中国消费市场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的决心。
一、政策核心 八大行动打造“全球消费磁极
《措施》围绕“国际、消费、中心”三大关键词,提出八大任务,直指消费供给侧改革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1. 首发经济:抢占全球消费“首秀权”
地标打造:支持五大城市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做强时装周、车展等IP,吸引国际品牌设立首店、研发中心。
国货焕新:推动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跨界合作,2024年数据显示,五大城市首店数量占全国62%,首发经济贡献零售额超8000亿元。
2. 入境便利:扩大免签“朋友圈”,提升通关效率
签证优化: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试点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如京津、沪苏浙皖联动)。
服务升级:入境口岸提供多语种服务、外币兑换、移动支付全覆盖,目标2026年实现重点商圈外卡受理率超90%。
3. 免税与退税:激活“境内购全球”潜力
免税店扩容:加快已获批市内免税店落地,鼓励国货“潮品”入驻,2024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80%。
即买即退:推广“线上申请+线下核销”模式,退税流程缩短至10分钟内。
4. 大型活动:培育“购在中国”超级IP
品牌活动:打造“购在中国”系列活动,联动国际体育赛事、演出演艺(如上海F1、北京冬奥会遗产项目)。
审批简化:推行“一网通办”,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30%,可售票比例提升至85%。
5. 商贸流通:构建现代化消费基础设施
智慧商圈: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商圈启动数字化改造,2024年五大城市智慧商圈销售额增长25%。
汽车消费:试点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新场景,2025年目标汽车后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6. 服务消费:解锁“海陆空”多元场景
邮轮经济:支持天津、上海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推动“邮轮+文旅”融合,2024年邮轮旅客吞吐量恢复至疫情前80%。
低空经济:探索在海南、重庆等地开通低空旅游航线,开发“城市观光+物流”新场景。
7. 供给升级:科技赋能“三品”战略
智能消费:打造“AI+消费”场景,2024年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分别增长40%、55%。
国货方阵: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分级培育1000个中国消费名品。
8. 全球推广:提升城市国际“辨识度”
国际宣介:依托驻外使领馆、国际友城开展专场推介,目标2027年五大城市国际知名度提升50%。
文化输出:将故宫、外滩等地标融入消费场景,推动“国潮出海”。
二、专家解读 从“政策红利”到“发展合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王微指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对内:五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13%,可带动周边城市群消费联动;
对外:通过免税、免签政策,预计2026年入境消费规模突破5000亿元,媲美东京、迪拜等国际消费枢纽。
三、城市实践 “差异化路径显特色”
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试点外卡刷脸支付、跨境数据便捷传输;
上海: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2024年举办首发活动超2000场,首店数量全国第一;
广州:依托广交会升级“展贸消费”,建设跨境电商直播基地;
天津:发力邮轮经济,打造“海上消费走廊”;
重庆:推动“山城巴渝消费”,发展低空旅游、夜间经济。
此次《措施》的落地,不仅是对五大城市的“政策礼包”,更是中国向全球释放“消费引力”的信号。随着免签范围扩大、免税店扩容、新场景涌现,一个“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的消费新格局正在形成。未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或将成为继“世界工厂”之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新名片。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