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指南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
2025年2月
目 录
2025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工作计划........................................... 3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申报书................................................................. 4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申报书》填写要求........................................ 16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22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填写要求................................ 35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申报书......................................................... 41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申报书》填写要求................................ 50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申报材料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申报书、知识产权证明、应用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材料、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或其摘要)等。
申报材料包含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申报材料要求1份,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申报书》签章原件,与其他申报材料、证明材料及有关技术文件等装订成册,并在封面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电子版申报材料建议提供U盘一个,其中申报书需提供word和pdf两个版本,涉及需签章的有关表格应打印、签章后,扫描成pdf格式提交电子版。申报材料中不应涉及保密内容,特殊情况可另行与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商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申报书》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请按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具体如下:
一、技术基本情况
1. 技术编号: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统一填写。
2. 技术名称(中文):不超过30个汉字。应紧紧围绕核心发明专利的技术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主要技术发明内容和特征,技术名称中一般不使用XX研究、企业名称和具体商品品牌名称等字样。
技术名称(英文):指中文名称的英译文,不超过200个字符。
3. 主要完成人: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不超过6人。
4. 主要完成单位: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不超过5个。
5. 学会会员单位直接申请:请填写会员号。
6. 申请奖励等级:选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7. 是否接受其他等级奖励:选填“是”或“否”,如填“否”,则当评审结果与申报奖励等级不一致时,视为放弃。不再另行通知。
8. 学科分类代码: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2009选择学科分类与代码填写,最多可以填写3个代码。所填代码应与“主要技术发明”所列技术发明点所属代码名称一致。涉及到多个学科的技术,最多填至3个学科,建议选择至第3级。此代码为技术评审时遴选专业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
9. 任务来源:选择相应类别填写,本项最多选2项。
国家(部门、地方)计划(基金):系指正式列入国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有关部门)计划(有关基金)的技术。
横向委托:系指非隶属关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委托研究开发的技术。
自选:系指自立课题、自有资金进行研究开发的技术。
其他:凡不属上述各类的技术均列入本栏。
10. 计划(合同)名称和编号:根据技术实际情况填写。
11. 授权发明专利(项):填写直接支持该技术发明内容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目。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该技术独有,且未在已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
12.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填写直接支持该技术发明内容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授权知识产权数目,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不含论文专著)。
13.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技术开始研发的日期;完成时间填写技术整体通过验收或正式投产日期,该时间应与应用证明中完成时间一致。
二、技术简介
800-1200个汉字。应包含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创新性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取得的主要技术发明专利内容、知识产权、论文及技术标准授权专利情况;产品市场准入、人才培养、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技术经济效益及指标、应用前景效益情况等。此内容或将用于该技术的公开宣传。
三、主要技术发明
该部分是申报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技术、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应以核心知识产权证明为依据,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该项目技术发明内容中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的关键技术及其具有的先进性和创造性,客观、详实地对比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该部分内容不超过5000字。
1.背景:介绍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相关关键技术,与本技术发明相近的现有技术,解析现有技术未解决的问题等。
2.内容:是评价该技术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应按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定标准,对技术进行阐述。技术发明按重要程度排序。每项技术发明应首先说明所属的成果分类名称和已获授权的知识产权情况,并逐项说明该技术发明的具体内容。核心发明点必须取得授权知识产权。
3.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指标、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应就技术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当前国内外最先进同类技术进行全面比较(最好用数据或图表方式),同时加以综合叙述。
四、客观评价
围绕技术发明的创造性、先进性、应用效果,做出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相关部门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该部分不超过2000字。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推广应用情况
不超过800个汉字。应就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情况及预期效益进行阐述分析、评述,可能存在的障碍及风险。要求整体技术应用至少1年以上。
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应用单位,其内容应包括应用单位名称、应用起始时间、应用单位联系人及电话、应用的具体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2. 近两/三年经济效益
表中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反映所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要求打印相应表格后、加盖主要生产、应用单位公章(或财务部门章)。除提交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提交电子版。
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不超过400字。应就生产或应用该技术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如无经济效益,可以不填此栏。
3. 社会效益
不超过600字。指技术在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按表格栏目填写。应写明获奖技术名称、奖励年度、奖励名称、奖励等级、主要获奖人(填写前6人)、授奖单位。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按表格栏目填写。指该技术在主要附件中的知识产权证明的目录,应将已授权的和正在申请的分别列出。本表所列知识产权用于说明申报奖励的情况,应征得未列入技术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并由技术第一完成人签字承诺。除提交签字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认真填写。所列主要完成人应为中国公民,主要完成人应为“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所列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主课题的验收、鉴定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
主要完成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工作单位:填写完成人申报时所在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完成单位:填写完成人完成发明技术时的工作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对该技术发明创造性贡献:(不超过200 字)
(1)主要完成人应为“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所列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2)应写明完成人对“主要技术发明”中所列第几项技术发明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以及支持本人贡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直接支持核心发明成立的授权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提及的旁证材料应在附件中提供。
(3)应写明完成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对于排名前3位的主要完成人,其投入该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应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50%以上。
(4)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填写完成人曾获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获奖年度、奖种、等级、技术名称、排名及证书编号。
(5)签名和盖章:填写完本表格并认真阅读声明内容,打印本表格后,完成人应在“本人签名”处亲笔签名。除提交签字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如本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在“本人签名”处签名,所在单位应出具相关证明,并加盖公章(或科技管理部门印章)。除提交签章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
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核实申报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所列完成单位均应按表格要求填写。
主要完成单位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十、主要附件目录
1. 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目录:技术评价证明可包括该项目的技术鉴定证书、鉴定报告、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技术评议报告等;其他证明是指有助于技术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如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科技查新检索报告等。
2. 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目录:是指提供评审参考的与该技术相关的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或其摘要的目录。
十一、附件
附件均为电子版,具体内容如下:
附件是技术评审的必备材料,应按要求随电子版申报书主件一并提供。内容包括在知识产权证明、应用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目录中列出的有关材料或其摘要的扫描件。
1. 核心发明专利的电子版附件需提交发明专利说明书全文(含摘要页、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以pdf文件提交,不超过3件。
2. 应至少提供1份可以证明该技术已正式应用1年以上的应用证明。
3. 应至少提供1份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
4. 电子版附件总数不超过60个。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应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知识产权证明、应用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材料、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或其摘要)等。
申报材料要求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申报材料要求1份,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签章原件,与其他申报材料、证明材料及有关技术文件等装订成册,并请在封面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电子版申报材料建议提供U盘一个,其中申报书需提供word和pdf两个版本,涉及需签章的有关表格应打印、签章后,扫描成pdf格式提交电子版。申报材料中不应涉及保密内容,特殊情况可另行与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商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请按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具体如下:
一、技术基本情况
1. 技术编号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统一填写。
2. 技术名称(中文)不超过30个汉字。应围绕技术核心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建议名称不使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
技术名称(英文)为中文名称的英译文,不得超过200个字符。
3. 主要完成人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不超过10人。
4. 主要完成单位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不超过5个。
5. 学会会员单位会员号:此项为选填项。
6. 申请奖励类别要求从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的3个奖励类别中选填一项,即:①技术创新类;②科技转化类;③公益科普类;具体可参照《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中有关评审标准。
7.申请奖励等级:选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8.是否接受其他等级奖励:选填“是”或“否”,如填“否”,则当评审结果与申报奖励等级不一致时,视为放弃。不再另行通知。
9.任务来源:选择相应类别填写,本项最多选2项。
国家(部门、地方)计划(基金):系指正式列入国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有关部门)计划(有关基金)的技术。
横向委托:系指非隶属关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委托研究开发的技术。
自选:系指自立课题、自有资金进行研究开发的技术。
其他:凡不属上述各类的技术均列入本栏。
10. 计划(合同)名称和编号:根据技术实际情况填写。
11. 技术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技术开始研发的日期;完成时间填写技术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产日期,该时间应与技术应用证明中完成时间一致。
二、技术简介
不超过1200字。应包含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背景、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以及促进科学进步的作用和意义,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同时不泄露核心技术。此内容或将用于该技术的公开宣传。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不超过1200字。是评价该技术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应按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定标准,对技术进行阐述。应结合支持该技术创新内容成立的材料,如专利、验收意见、论文等,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技术创新内容、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前景及竞争力的比较等。
科普技术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作品在选题内容或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创新。
四、技术详细内容
1. 背景:不超过800字。
2. 内容:详细介绍主要技术内容,字数不限。
3.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要求不超过2000字。应就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当前国内外最先进同类技术进行全面比较,最好用数据或图表方式。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推广应用情况
不超过800字。应就技术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并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要求整体技术应用2年以上。
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应用单位,其内容应包括应用单位名称、应用起始时间、应用单位联系人及电话、应用的具体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2. 近两/三年经济效益
表中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反映所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要求打印相应表格后、加盖主要生产、应用单位公章(或财务部门章)。除提交签章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提交电子版。
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不超过400字。应就生产或应用该技术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如无经济效益,可以不填此栏。
3. 社会效益
不超过600字。是指技术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按表格栏目填写。应写明获奖技术名称、奖励年度、奖励名称、奖励等级、主要获奖人(填写前5人)、授奖单位的全称。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按表格栏目填写,并将排名前3位的主要完成人在“发明人”一栏中加粗。指该技术在主要附件中的知识产权证明的目录,应将已授权的和正在申请的分别列出。本表所列知识产权用于说明申报奖励的情况,应征求并获得未列入技术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并由技术第一完成人签字承诺。除提交签章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认真填写。所列主要完成人应为中国公民,前3位完成人应为“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所列发明专利的持有人。其他完成人一般也应持有知识产权(含论文专著等)。主课题的验收、鉴定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
主要完成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工作单位:填写完成人申报时所在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完成单位:填写完成人参与该技术主要研发工作时所在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对本技术技术创造性贡献:(不超过200 字)
(1)排名前3位的主要完成人应为“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所列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2)应写明完成人对“三、主要技术创新”中所列第几项技术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以及支持本人贡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直接支持核心发明成立的授权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提及的旁证材料应在附件中提供。
(3)应写明完成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对于排名前3位的主要完成人,其投入该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应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50%以上。
(4)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填写完成人曾获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获奖年度、奖种、等级、技术名称、排名及证书编号。
(5)签名和盖章:填写完本表格并认真阅读声明内容,打印本表格后,完成人应在“本人签名”处亲笔签名。除提交签章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如本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在“本人签名”处签名,所在单位应出具相关证明,并加盖公章(或科技管理部门公章)。除提交签章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
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核实申报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所列完成单位均应按表格要求填写。
主要完成单位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十、主要附件目录
1. 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目录:技术评价证明可包括该项目的技术鉴定报告、评审报告、评议报告等;其他证明是指有助于技术评价的其他证明材料,如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科技查新检索报告等。其中科普作品应提供包括1位出版专家在内的3位同行专家的推荐意见和出版单位出具的质量审查报告。
2. 技术研究报告目录:指提供评审参考的与该技术相关的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或其摘要的目录。
十一、附件
附件是技术评审的必备材料,应按要求随电子版申报书一并提供。内容包括应用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知识产权证明、论文专著及技术研究报告中列出的有关材料或其摘要的扫描件。
1. 核心发明专利的电子版附件需提交发明专利说明书全文(含摘要页、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以PDF文件提交。
2. 应至少提供1份应用证明,证明该技术已正式应用2年以上。
3. 应至少提供1份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
4. 电子版附件总数不超过60个。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申报材料应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申报书》、候选人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技术评价和应用证明及其他材料等。
申报材料报送要求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版。纸版申报材料要求1份,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人物奖申报书》签章原件,与其他申报材料、证明材料及有关技术文件等装订成册,并请在申报书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电子版申报材料建议提供U盘一个,其中申报书需提供word和pdf两个版本,涉及需签章的有关表格应打印、签章后,扫描成pdf格式提交电子版。申报材料中不应涉及保密内容,特殊情况可另行与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商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申报书》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请按照申报书规定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1.学位:指在国内外获得的最高学位。
2.学科分类名称:最多可以填写3个学科名称。原则上应填写至三级学科。
3.奖励类别:根据候选人具体情况,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创新人物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科技奖申报。
二、学习及工作简历
应依据候选人所从事过的科技工作经历的时间顺序填写。学习简历从大学开始填写,须填写所学专业及所在院、系。
请填写在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情况,包括担任职务、主要从事工作及贡献等内容。
三、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本栏目是评价候选人是否符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授奖条件的重要依据。请如实客观地填写候选人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创造性工作;简明扼要表述以候选人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要点,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对近5年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单列成段表述;总字数不超过1500字。
四、参与学会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情况
简明扼要表述候选人参与学会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情况,包括参加学术会议、科技咨询、学术报告编写、科普公益活动、国际活动、编辑出版等。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本栏目的知识产权指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
对于授权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类别填写发明专利,然后依次填写发明名称,国家(地区),专利号,授权公告日,专利证书上的证书号,专利权人,发明人。
对于其他知识产权,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栏目,发明人一栏可不填。
六、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指候选人发表论文或专著情况,请按照论文学术影响程度,顺序填写。
七、获技术资助情况
指候选人获得国家、企业等技术资助情况,需要明确资助的年度、技术名称、金额、排名等。包括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各类资助技术。
八、曾获奖励情况
请如实完整地填写候选人曾获的奖励、荣誉称号、表彰,颁发时间只填至“月”。请按照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影响大小,顺序填写,不超过10项。
九、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表
指候选人所在工作单位对其的评价意见,在单位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除提交签章原件外,还需扫描成pdf格式后提交电子版。
十、附件
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候选人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中发表的重要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页及全文,候选人出版专著的方面及目录扫描件。
2.知识产权证明:候选人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授权书。
3.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有代表性的获奖证书扫描件。
4.技术评价和应用证明:候选人主要科技成果的技术鉴定证书、鉴定报告、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技术评议报告等。
5.其他:有助于评价候选人的其他证明材料。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