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天堂草原”休闲养心度假区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地点: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四)项目主管单位: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管委会
(五)项目建设规模:300余亩
(六)工程总投资:12亿元
(七)项目定位:将城郊休闲度假和生态产业特色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纯粹的“天堂草原”,成为拉萨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二、项目简介
天堂草原位于拉萨市东南角,与拉萨市区隔河相望。园区东衔林芝、山南,西接日喀则、那曲,是拉萨市“一城两岸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以拉萨为中心“三小时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更是西藏冉冉升起的文化旅游新地标。
天堂草原以打造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传播藏文化,全面展示高原净土的美妙独特之处,并赋予其集散中心的作用。特色展示核心区位于地块中心位置,这里集休闲娱乐于一体,是游客体验生产乐趣的场所。突出林卡特色,打造高原特色的藏式沉浸体验民宿区的同时,也打造高端酒店综合体,让现化的生活充分融入到藏式环境当中。这里可以让游客从白天到夜晚,体验独一无二的藏式生活,忘却掉那种一日游玩结束后的淡淡失落之情。
项目发展环境及优势
一、区位概况
(一)交通区位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位于拉萨市东南角,与拉萨市区隔河相望,规划总面积8.147平方公里园区东街林芝、山南,西接日喀则、那曲,是拉萨市“一城两岸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以拉萨为中心“三小时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
(二)地形地貌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中南部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势平坦。
(三)气候
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阜季风尚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气温偏低,昼夜温差较大,冬春寒冷干燥且多风。
(四)水文
拉萨河是拉萨市的母亲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马沟。流经那曲、当雄、林周、墨竹工卡、达孜、城关、堆龙德庆,至曲水县,是雅鲁藏布江中游一条较大的支流,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此河属于融雪和降雨类型,水量的大小随着温度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化。
(五)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拉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86789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9423人相比,增加308468人,增长55.14%,年平均增长率为4.49%。
二、投资优势
(一)区位优势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位于拉萨市东南角,与拉萨市区隔河相望,规划总面积8.147平方公里。园区是拉萨市“一城两岸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以拉萨为中心“三小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
(二)优惠政策
1、税收政策
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从事《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产业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含本数)以上的,执行西部大开发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2、土地政策
对企业产业用地,可根据产业政策和项目类别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地;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在缴纳全部出让金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可以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新产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供应。
3、产业扶持政策
对推动“七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及在产值增长、税收贡献、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中小企业,支持申报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自治区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可申请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积极支持“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4、金融政策
企业向在藏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用于西藏自治区境内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符合条件的贷款,贷款利率按西藏金融机构一般类商业性贷款利率执行。企业在我区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政策,对上市、挂牌、发债企业进行奖补。单列民营、中小微企业信贷年度增长计划,原则上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疫苗的普及,旅游业复苏态势强劲
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持续低迷,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疫苗的普及,旅游业复苏态势强劲。国内旅客运输量持续攀升,国内旅游业逐步复苏。
2021年1季度以来,国内旅游业正在加速复苏
二、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为22286亿元,同比下降61.07%。旅游行业总收入由2015年的34195.0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250.92亿元,2021年,旅客数量仅有28.8亿人次。
我国居民人均旅游消费额稳定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3%以上
虽然从短期来看,我国旅游行业市场受2020年疫情冲击较大,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内都处于低迷的态势。2015年至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旅游消费额稳定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3%以上,而在2020新冠疫情冲击下,比例降至1.14%。但同时需看到,疫情是短暂的,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稳定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三、疫情后的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状况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疫苗的普及,旅游业复苏态势强劲
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持续低迷,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疫苗的普及,旅游业复苏态势强劲。国内旅客运输量持续攀升,国内旅游业逐步复苏。
2021年1季度以来,国内旅游业正在加速复苏
2021年1季度以来,在本土零新增确诊、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清明和五一假期临近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业正在加速复苏。据交通运输部统计,4月3至5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45亿人次,比去年清明假期增长142%。其中民航预计运输旅客432.8万人次,比去年清明假期大幅增长256.4%。
四、项目前景效益
社会效益
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利于推进本地区民生改善迈出新步伐。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利于在振兴乡村工作上打开突破口。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利于丰富城市功能,平衡城乡发展,促进乡村转型。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利于深挖民族特色,展现藏区人文新风采。
2013-2024 极贸易 www.jimaoyi.com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8